您所在的位置: 太阳成8722» 资讯» 综合新闻» 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基金、黄廷方慈善基金教育研讨会项目捐赠签约仪式举行

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基金、黄廷方慈善基金教育研讨会项目捐赠签约仪式举行

4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基金、黄廷方慈善基金教育研讨会项目捐赠签约仪式在京举办。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澳门基本法委员会主任乔晓阳,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许红海,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姚文,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项目部主任卢红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吾龙,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等代表出席了捐赠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EDP中心主任秦晓虹首先就此次捐赠项目的计划、目标、具体实施方案等做了介绍。一是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基金项目,将充分培养学员的教育领导能力,不断提升县域基础教育质量,重点培养区域教育科学发展,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堪当重任、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二是黄廷方慈善基金教育研讨会项目,将为乡村卓越教师提供沟通交流、分享成果、经验实践的平台,助推乡村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许红海表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至今已合作15年,项目涉及奖助学、学院建设、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特别是从2017年启动的“北京师范大学乡村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成为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取得了丰硕果实,充分发挥了卓越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教育系统深化教师培养的综合改革,培养出了一大批“四有”卓越教师。此次的捐赠项目,在前期的经验基础上,希望能够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张凯向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与黄廷方慈善基金联合开展了“乡村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事业之中流砥柱。此次捐赠更是为前期的项目做出了完善,构建起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生态构架,相信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基金会的支持下,项目将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乔晓阳对“北京师范大学乡村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多年来所取得的项目成果表示高度认可,依靠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使得项目顺利开展。在前期项目执行实践的坚实基础之上,结合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形成“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基金”与“黄廷方慈善基金教育研讨会项目”,必将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1650444232386020894.jpg


1650444232391004177.jpg

姚文与张吾龙共同签署了捐赠协议,张凯向姚文颁发了捐赠证书


朱生营为卢红生颁发黄廷方项目总顾问聘书


最后,卢红生表示,随着国家教育发展变革,从教育扶贫阶段发展到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目标,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在长期合作中探索出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希望今后将以往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有需求的地区,以此来为乡村振兴助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2007年起,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在我校捐赠设立英华奖学金、明德奖学金、瀚德学院、乡村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特别是在乡村卓越教师培养方面,先后在甘肃省靖远县、陕西省南郑县、四川省青川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造就了一批能够在教学一线引领教育改革、有鲜明教学风格、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学科教育家。目前,项目正在靖远、青川、桐梓等地开展,此次签约是针对乡村卓越教师交流及乡村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TOP
Baidu
sogou